轨道交通学院十周年发展论坛学术报告之十 ——冲击动力学:泡沫金属动态力学行为和结构耐撞性研究

栏目:学术活动  发布时间:2018-05-29

报告时间:2018年6月8日(周五)下午13:30

报告地点:交通大楼一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题目:冲击动力学:泡沫金属动态力学行为和结构耐撞性研究

人:虞吉林 教授

 报告摘要:

报告以交通、航天等工程领域中结构的冲击安全为背景,介绍材料和结构冲击问题的共同特征,冲击动力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挑战。在材料动力学方面,主要介绍泡沫金属的性能、应用及研究所涉及的主要科学问题,并着重介绍我们在泡沫金属动态力学行为和率敏感性的细观数值模拟和宏观冲击波理论模型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在结构耐撞性方面,主要介绍能量吸收装置和双层多胞牺牲层的优化设计,铁路车辆结构耐撞性设计的要求,动车组车头撞击动力学分析和耐撞性改进,列车分布式吸能系统的波传播特性和优化设计。

主讲人简介:

虞吉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196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导师郑哲敏院士),后留校任教,曾先后担任系副主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7年获英国皇家奖学金赴英国利物浦大学从事结构冲击领域的合作研究,1989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赴德国鲁尔大学从事弹塑性动态断裂领域的合作研究,并被英国利物浦大学、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访问教授)。

长期从事冲击动力学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重点支持项目“轻质泡沫金属复合结构的承载、吸能与隔热性能和多功能优化”等多项科研项目,迄今已在JMPS、IJSS、IJIE、Scripta Materialia、Mat Sci Eng A、力学学报等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0篇。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弹塑性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2006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固体中非线性弹塑性加-卸载波和粘弹性波的传播),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多次应邀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爆炸与冲击》编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力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理科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面上基金、航空科技联合基金、NSAF联合基金等评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组(数学和力学)成员。

(轨道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