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暨第十四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理论赛)中荣获佳绩

栏目:学院新闻  发布时间:2025-06-19

2025518日上午8:30-12:00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江苏赛区)暨第十四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在南京、泰州、徐州设置的三个考点同时举行。经过前期校内选拔与集中培训,来自我校轨道交通学院、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45名学生代表苏州大学,由苏祥龙、李基鹏老师带队赴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此次比赛。经过学子们的努力拼搏,共斩获国家级奖项2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15项)、省级奖项2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1项),同时在获奖质量和数量上打破了学校自参加周培源力学竞赛以来的成绩纪录。该竞赛受到全国高校的高度重视,参与高校及人数多。本届竞赛吸引全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30591名同学报名参赛,覆盖高校500余所。但难度极大,获奖比例极低,本次竞赛全国特、一、二等奖获奖比例不到1.6%,能获得全国一、二等奖实属不易

wps2.pngwps2.png

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洑聿铭23级车辆工程)、谢业明(22级车辆工程)

二等奖:李沛奇(22级车辆工程)、何佳俊(22级车辆工程)

三等奖:曹阳光(22级机械电子工程)、钱登锁(22级车辆工程)、何子豪(22级车辆工程)、倪瑞鸣(23级机器人工程)、李康(22级车辆工程)

优秀奖:梁朝峻(23级车辆工程)、沈一鸣(23级机械电子工程)、吴征(23级车辆工程)、邓建庭(23级车辆工程)、吴俊豪(22级车辆工程)、陈湧基(22级机械电子工程)、吕航(22级机械工程)、肖航(23级车辆工程)、黄梓诺(23级车辆工程)、倪文彰(23级机械工程)、王富强(23级车辆工程)、朱祁宁(23级车辆工程)、孙乾程(23级车辆工程)、吴健飞(22级机械电子工程)、陈冠旭(23级车辆工程)

第十四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理论赛)获奖名单

特等奖:谢业明(22级车辆工程)、洑聿铭(23级车辆工程)、李沛奇(22级车辆工程)、曹阳光(22级机械电子工程)

一等奖:钱登锁(22级车辆工程)、何佳俊(22级车辆工程)、何子豪(22级车辆工程)、倪瑞鸣(23级机器人工程)、李康(22级车辆工程)、梁朝峻(23级车辆工程)、沈一鸣(23级机械电子工程)、吴征(23级车辆工程)、邓建庭(23级车辆工程)、吴俊豪(22级车辆工程)、陈湧基(22级机械电子工程)

二等奖:吕航(22级机械工程)、肖航(23级车辆工程)、黄梓诺(23级车辆工程)、倪文彰(23级机械工程)、王富强(23级车辆工程)、朱祁宁(23级车辆工程)、孙乾程(23级车辆工程)、吴健飞(22级机械电子工程)、陈冠旭(23级车辆工程)、王墨涵(23级车辆工程)、卓志豪(23级交通运输)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是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中国力学学会、周培源基金会主办的全国力学领域的最高赛事,旨在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增进青年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培养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力学创新人才,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平台。

我校基础力学与工程数学教学团队收到竞赛相关通知后高度重视,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姚林泉教授的带领下,成立了以沈纪苹、吴兵、苏祥龙、李基鹏为成员的力学竞赛辅导团队,积极备赛,充分发挥了指导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赛。

通过组织参加本次竞赛,与其他高校参赛选手的同台竞技,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升我校基础力学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发挥力学学科对我校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近十几年来,在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的长期关心与大力支持下,力学竞赛辅导团队积极组织我校学子参加力学类学科竞赛,并在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等比赛中接连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我校基础力学教学的深厚底蕴和学生扎实的力学功底,为我校赢得了荣誉。

未来,将继续引导我校学子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赛验学、以赛促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借助竞赛机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