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举办苏州大学2025年创新创业创意大赛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学院举行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大赛,现将获奖结果公布如下:
|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2025年创新创业创意大赛成绩公布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 负责人 | 专业 | 团队成员 | 获奖等级 |
| 1 | 管中窥爆——埋地金属管线电流非接触监测及柔性控制系统领航者 | 黄青青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王易、徐在佑、高熠函、郭欣、任彦融、文羽凡、任柏伍 | 一等奖 |
| 2 | “振”芯之源——高性能振动装备动力控制系统开拓者 | 陈鑫进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龚桢豪、王怡、王钧毅、唐博雅、徐雅悦 | 一等奖 |
| 3 | 苏行智控整车控制系统 | 李宇航 | 交通运输工程 | 管益扬、于涧旭 | 一等奖 |
| 4 | 凤泽智链——工业以太网通讯技术引领者 | 张浩东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刘忠健、高熠函、徐在佑、仓语含、黄江伊、张琳曼、李佳伟 | 一等奖 |
| 5 | 蟹行云饲——水下机器人自适应监测与大闸蟹智慧投喂解决方案 | 徐晨 | 交通运输 | 周露露、汪思华、陈胜龙、刘享明、金彤、徐怡佳、杨宇乐、黄浩、王子轩、张欣 | 二等奖 |
| 6 | 观微知著:高端装备服役状态信息智能解耦与实时诊断系统 | 姚清波 | 交通运输工程 | 吴康、都宇恒、陈锐、丁迅、郑凯、周子杰、黄李 | 二等奖 |
| 7 | 管中窥缝——多模态声阵列氢能管道智能监测系统 | 张馨予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王天乐、梁家玮、袁文昊、魏鹳瑛、邹鑫、杨婷钠、任柏伍 | 二等奖 |
| 8 | 防患未“燃” ——地下车库消防巡检系统 | 钱听松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徐晨、杨宇乐、曹垚佳、孟祥露、林恩、王子轩、张欣、陈磊、夏凡珺、周露露、汪思华、陈胜龙、刘享明、李哲 | 二等奖 |
| 9 | 见“机”行事——基于无人机引导的地铁站拥堵调控系统 | 徐晨 | 交通运输 | 张欣、王子轩、金彤、王怡、刘享明、徐怡佳、杨宇乐、钱听松、孟祥露、曹垚佳、黄浩 | 二等奖 |
| 10 | 电网不平衡条件下的三相整流电路控制技术研究 | 林兮冉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朱心怡、陈艺宁、龚铃然、马艺馨 | 二等奖 |
| 11 | 拓”芯智驱,“声”领未来——基于拓扑声子的低维器件导热调控技术 | 梁俊峰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周鑫磊、孙智超 | 三等奖 |
| 12 | 学伴学习辅导平台 | 陈岩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马娇阳、杨涵允、马唯胜、陈佳铭、魏明杰、吴一桐、敬思棋 | 三等奖 |
| 13 | 轨驭风驰——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控制交通牵引系统 | 黄佳明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程杰、葛臻泽、蔡铠威、施宸轩、吴奇航、郑勉池 | 三等奖 |
| 14 | 智驱芯控——无琐相环解耦技术引领交直融合电机产业升级 | 徐峥严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胡文恺、周昊、刘天赐、厉碧宇、孟祥麟、韩曦丞 | 三等奖 |
| 15 | 发推协同交直融合电机系统无锁相环解耦控制研究 | 殷澄妍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葛婧萱、钱宁杨、佟卓、朱甜甜、刘悦 | 三等奖 |
| 16 | 整流智芯——电网不平衡条件下的三相整流电路控制技术研究 | 王鹏程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李安迪、赵芮昂、卢玉淼、蔡瑞、徐雅悦、罗姗姗、陈翔 | 三等奖 |
| 17 | 电网不平衡条件下的三相整流电路控制技术研究 | 牟焰锋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张昕语、陈梓骏、洪亮、赵文灿、李成烨 | 三等奖 |
| 18 | 全电船舶双馈异步电机推进系统容错控制研究 | 陈雨菡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韩佳玥、王志轩、季诣晨、潘昌洲、张少堃 | 三等奖 |
| 19 | 容错型三相整流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 肖子涵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赵子谦、何冠亿、高崧源 | 三等奖 |
| 20 | 激光再制造 | 孙艺轩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胡泽玺、王森、王梓涵、包翊呈、马悠然 | 三等奖 |
| 21 | 3D打印及匀强制造高性能铝合金技术(匀强科技) | 李志鹏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段可豪、曹猛、钱俊海 | 三等奖 |
| 22 | 高品质车用铝合金焊接接头制备新技术 | 卜佳欢 | 交通运输 | 徐康森、付海艳、蒋先伟 | 三等奖 |
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轨道交通学院学生事务中心
轨道交通学院车辆工程学生党支部
轨道交通学院创新创业功能型党支部
轨道交通学院学生议事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