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交通 面向未来

轨道交通学院是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而面向行业设立的新型工科学院,成立于20085月,学院面向交通运输行业办学,以轨道交通为特色;20128月,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城市轨道交通系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并入;20178月,学院名称由“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调整为现名。学院现位于阳澄湖校区。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在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苏州大学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院瞄准“交通强国”战略对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围绕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以建设“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背景,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全面合作。聚焦轨道交通和智能交通领域,聚力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院办成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轨道交通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和交通运输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高地。

(二)师资雄厚 学科健全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1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9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优青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2人,江苏省“双创博士”5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3人,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人,苏州大学教学名师1人,东吴学者1人,讲座教授5人,兼职教授8人,产业教授6人。

学院现有交通运输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土木与环境调控工程系、信号与控制工程系等4个系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有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6个本科专业,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车辆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智能交通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博士点。

(三)竞赛创新 交流广泛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53人,全日制研究生246人,在“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下,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支持和带领广大同学参与各级创新项目。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奖项93项,省级奖项221项,总计314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凯西西储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达成研究生培养合作项目;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类出国境交流项目,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为学生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四)资源丰富 科研强劲

学院与国内外多家著名交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教学科研和战略合作关系,如苏州轨道公司、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中铁建工、中铁五院、中铁十局、苏交科、华设集团、中国北方车辆等。近年来,学院联合大院大所,共谋发展,与苏州轨道交通公司联合成立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与悉地国际、高德地图等成立未来交通联合实验室。

学院建立了多个教学科研支撑平台,2022年,学院获批省级科研平台——江苏省智慧城轨工程研究中心,围绕“智能基建”、“智能运营”、“智能装备”及“智能运维”开展系统性研究,推动智慧城轨产业链建设,助力产业升级,截至2022年底该中心已投入研发经费近千万。学院建有省级教学实践中心——江苏省轨道交通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节能型空调实训基地,组建了苏州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轨道交通安全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苏州市轨道交通视频大数据云平台、苏州大学未来交通联合实验室、苏州大学交通工程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工业测控与设备诊断研究所等科研平台。近5年学院共承担了3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余项各类省级项目,以及280余项面向行业的横向项目,师生发表高质量核心论文500余篇。

(五)就业优质 名校深造

近年来,随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苏州、杭州、宁波、无锡、南通等城市地铁的建设和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苏州大学强大的多学科教育资源,为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创就业注入了活力。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在苏州大学各学院就业率统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和好评,为国家与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轨道交通行业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交通类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在向社会输送优良人才的过程中,学院不仅做到了高量,更贯彻了优质的理念,近三年继续深造的学生比例都在30%以上,其中2021年本科生升学率高达49.5%